行業資訊
Industry information
Industry information
2018年6月15日上午,全國各?。ㄗ灾螀^、直轄市)級以及計劃單列市國稅局、地稅局合并且統一掛牌,標志著國稅地稅征管體制改革邁出階段性關鍵一步。國地稅合并是稅收制度現代化的重要一步。從省級稅務機構改革做起,再往基層推進,國地稅合并將因此更加順利。
回首1994年,作為財稅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國地稅機構分設,這適應了當時財政工作的需要。之所以要設立國家稅務局,是因為當時地方減免稅秩序混亂,嚴重影響中央財政收入的籌集。1994的分稅制財政管理體制改革,旨在建立規范的中央和地方財政關系。按照原先的計劃,改革之后,中央和地方財政收入之比為6:4,支出之比為4:6,這樣,中央可以用20%的財政收入來調控地方,有利于財政宏觀調控的順利進行,從而保證中央政府的權威。20多年來,中央財政收入占比提高的目標已基本實現,中央財政可以用來調控的財政收入超過既定的占財政總收入20%的水平。另外,隨著金稅工程的實施,稅收信息化程度大大提高,中央和地方稅收收入混庫已經不是問題。國地稅分設的保證中央稅收收入的理由已經不能成立。與此同時,國地稅分設的弊端也日益凸顯。
國地稅分設不僅抬高了稅收征管成本,而且也增加了納稅人的稅收遵從成本。無論從改進稅收征管效率,還是從優化納稅服務來看,國地稅征管體制都必須加快改革。2015年1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深化國稅、地稅征管體制改革方案》。此后,國地稅部門加強合作,方便了納稅人,提高了納稅服務效率。但是,國地稅的合作畢竟是兩個部門的合作。最有效的合作無疑是實現國地稅的融合,即促進國地稅的合并。此次,國地稅合并且統一掛牌是適應新時代國稅地稅征管體制改革需要的重要舉措。
統一掛牌之后,國地稅合并工作仍需穩步推進。國地稅合并是為了形成納稅服務的合力,更好地方便納稅人,同時為進一步提高為國家聚財的效率。國地稅的業務部門按照職能導向可以分為四類。改革應分別區分不同業務種類,并根據不同業務部門的特點穩步推進。職能交叉重疊少的業務部門,在國地稅合并之后,矛盾相對較少。在合并的初始階段,相關處室可先予保留。職能重疊但業務具有互補性或規模經濟效應不強的業務部門,相關處室需要合并,且需根據業務的互補性確定人員的分工與合作關系。當前發展不夠但未來需要大力發展具有前瞻性的業務部門,仍然需要充實合格的專業人員。
國地稅合并是專業化程度很高的機構改革。改革肯定要面對不少挑戰。為了讓國地稅合并有效推進,為了讓改革能夠更加平穩地進行,相關人員的安置就是個大難題。不同稅務人員適應不同工作崗位的要求,適應新工作崗位的能力各不相同。因此,人員分流就要根據不同情形選擇合適的方案。但是,國地稅合并不能一味地因為人員安置的困難而忽略了機構改革是為了更好地推進納稅服務工作,是為了讓納稅人更加方便,是為了稅務工作讓人民更加滿意的初心。
國地稅合并時間緊、任務重、影響面大。做好合并工作并不容易。特別是當下正在加快建立現代財政制度,稅收制度的現代化步伐也在加快,國地稅合并不是簡單的機構合并,而應該有更高的定位,即按照深化稅制改革的目標要求,完善稅收征管體制,形成一支高素質的稅務專業隊伍。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稅收的功能定位和稅制結構都在發生變化,這對稅收征管提出了新要求。自然人稅收征管體系建設比過去任何時候都要迫切。新技術革命所帶來的稅務業務的沖擊也比過去任何時候都要大。一些過去不是問題的問題正在涌現,例如稅源地的合理確定就會變得特別困難。僅僅以注冊地來判定稅源地已經不能適應新時代的需要。這不僅要求相關稅收制度的改革,而且要求稅收征管的進一步優化。國地稅合并不應該是簡單的兩個部門的“1+1”,也不會是“1+1”之后再簡單撇除掉多余的人員和機構,而只能是對稅務機構和征稅流程的全新再造。當然,這一目標的實現并不容易,改革只能分步推進。考慮到稅制現代化建設的需要,當下,稅務部門應按照未來業務發展方向,大力加強培訓,讓更多的專業人員配置到緊缺崗位中去,為高素質的稅務專業隊伍建設做好準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