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Industry information
Industry information
5月29日,有市場消息稱,目前銀保監會正在對全國范圍內的信托公司等金融機構進行現場抽查。
根據市場消息,重點檢查兩方面的內容包括:一是檢查各金融機構對銀監會4號文《關于進一步深化整治銀行業市場亂象的通知》的落實情況;二是對影子銀行、交叉金融進行專項檢查。本次檢查由銀保監會主導、各地銀監局派人支持,在全國范圍內進行抽查,目前檢查還在進行中。
第一財經記者從接近銀保監會人士處證實,“已經陸陸續續開始了,有銀行與非銀行機構,其中有不少問題尚未被清理。”一位股份制商業銀行資產管理內部人士對記者指出,該行已經被檢查了一個月。
銀行資產管理是重點
對于銀行部分的檢查,上述股份制商業銀行人士對第一財經稱,此次銀保監會只檢查銀行的資產管理這部分業務,其他的部分例如理財、投資等則不檢查。
去年銀監會掀起的“三三四十”監管風暴檢查共發現的約6萬多個問題,涉及金額17.65萬億元,仍然令銀行業從業者記憶猶新。不過接近銀保監會監管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這方面肯定還有不少問題尚未被清理。”
今年年初,原銀監會發布《中國銀監會關于進一步深化整治銀行業市場亂象的通知》(銀監發〔2018〕4號),同時印發《進一步深化整治銀行業市場亂象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和《2018年整治銀行業市場亂象工作要點》(以下簡稱“《要點》”)。
其中指出“八大方面”要嚴查的亂象。其中包括:一是公司治理不健全,包括股東與股權、履職與考評、從業資質等三個方面;二是違反宏觀調控政策,包括違反信貸政策和違反房地產行業政策;三是影子銀行和交叉金融產品風險,包括違規開展同業業務、理財業務、表外業務、合作業務等四個要點;四是侵害金融消費者權益,主要是與金融消費者權益直接相關的不當銷售和不當收費;五是利益輸送,包括向股東輸送利益、向關系人員輸送利益;六是違法違規展業,包括未經審批設立機構并展業、違規開展存貸業務、違規開展票據業務、違規掩蓋或處置不良資產等四個要點;七是案件與操作風險,主要是列舉了一些案件高發多發的薄弱環節和存在的突出問題,包括員工管理不到位、內控管理不到位、案件查處不到到位;八是行業廉潔風險,包括業務經營和信息管理兩個方面。此外,還單獨列舉了監管履職方面的負面清單。
原銀監會指出,這八大方面,基本涵蓋了銀行業市場亂象和存在問題的主要類別,同時單獨列舉了監管履職方面的負面清單。此外原銀監會相關負責人稱,重點整治問題多的機構、亂象多的區域、風險集中的業務領域,嚴查案件風險。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曾剛對第一財經記者指出,今年的“八大亂象”覆蓋面更廣,在八個領域的檢查力度更為平均,有利于銀行進一步調整經營模式,逐步打消銀行不符合實體經濟的過度擴張的想法。
信托壓降通道業務
除了銀行外,銀保監會針對非銀機構的檢查也陸續開展,特別是信托行業成為檢查重點。一家信托公司內部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說,日前該公司也被檢查。但也有信托人士表示尚未被檢查的情況。
事實上,整頓信托行業是今年的重頭戲。去年年底,原銀監會下發了《關于規范銀信類業務的通知》(下稱“55號文”),強監管政策出手整治銀行信托“抽屜協議”。
遏制信托通道的效果看上去相對明顯。根據今年年初原銀監會10大部門發布會上透露的數據,截至2018年1月末,事務管理類信托資產規模15.45萬億元,比年初減少了1959億元,環比下降了1.25%。其中銀信通道業務實收信托8.39萬億元,比年初減少了1137億元,環比下降了1.34%。“從銀行端和信托端共同發力,從資金全鏈條的角度進行監管,現在看來,政策的功效比較明顯。”原銀監會信托部主任鄧智毅在會上說,在遏制信托通道業務方面,引導信托業回歸本源的政策功效越來越明顯。過去銀監會圍繞信托通道業務治理也出臺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還是存在一些不足。
第一財經記者從多家信托內部人士出獲悉,部分信托公司未暫停通道業務,只是沒有增量。此外記者獲悉,有幾家公司之前暫停了通道類的業務,早于此次銀保監會專項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