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Industry information
Industry information
伴隨大量同業存單的發行,銀行在三季度季中、季末不得不面臨大量同業存單到期的壓力。據上證報記者統計,8月同業存單到期1.6萬億元,9月同業存單到期2.3萬億元,同業存單發行以來最大的到期量洶涌而來。
不過,就在不少人擔心銀行跨季壓力會否影響金融去杠桿的成效之際,多位受訪人士對記者表示,無需太過擔憂。盡管銀行負債端面臨收縮壓力,但是銀行已經從上半年被動發行同業存單的狀態,轉變為主動發行同業存單調節流動性。
巨量到期再度來襲
據記者統計,8月同業存單到期1.6萬億元,9月同業存單到期2.3萬億元,是同業存單發行以來最大的到期量。此前較高的到期月份分別出現在2月和3月,分別有1萬億元和1.6萬億元到期,5月和6月各有1.6萬億元到期。
不過,與此前有明顯不同的是,監管的態度已經明確,銀行的狀態也已經發生變化。
考慮到央行于明年初將資產規模5000億元以上的銀行的同業存單納入MPA考核,市場對于運用同業存單這一流動性工具更趨理性。
從同業存單發行的最新動態來看,各銀行已開始根據監管預期動態調整發行策略,同業存單也在回歸其便利流動性管理、推動利率市場化的初衷。
“伴隨銀行同業存單對應的資產逐漸到期,同業存單續發的壓力已經明顯緩解,銀行應對同業存單到期的主動性增強,新增同業存單的量不會很大。”中信建投研究員黃文濤對記者說。
興業銀行(601166,股吧)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對記者表示,對于節奏把握平穩的銀行,同業存單季末到期對其沒有影響,不過,要是銀行激進地再度加杠桿,就會有很大壓力。
值得注意的是,受到近期資金面緊平衡的影響,同業存單的利率有所上行。以3個月AAA同業存單到期收益率為例,從7月18日的4.1%一路上行到昨日的4.4%附近。
不過,業內人士指出,這恰恰顯示出銀行應對同業存單到期的淡定狀態。在2月至3月,以及5月至6月的時候,同業存單利率飆升得更高,一度達到5%。那時的緊張氣氛如今已不復存在。
華創債券分析師柏禹含對記者表示,隨著同業存單到期量加大,銀行主動負債需求仍較為強勁,存單發行供給也將繼續回升,收益率將繼續走高。
“大買家”廣義基金收益率或受影響
伴隨監管對商業銀行投資同業存單的態度轉變,商業銀行和廣義基金對同業存單持倉出現“此消彼長”。而隨著高收益率的同業存單到期增加,存續量減少,廣義基金需尋找其他標的,收益率水平或受影響。
數據顯示,廣義基金持續增持同業存單,7月廣義基金持有同業存單占比已上升至44.4%。在全國性商業銀行減持的驅動下,商業銀行總體持有的同業存單已不到35%。
事實上,同業存單由于低風險、高流動性、高收益,且在當前的貨幣基金規定中類似于現金,因此獲得了貨幣基金的青睞。
招商證券(600999,股吧)固收分析師徐寒飛表示,從2017年半年報看,貨幣基金的同業存單持倉接近20%。“伴隨同業存單發行利率持續抬升,貨基開始增配,并部分擠出了其對短融的配置。此外,同業存單也是靈活配置型基金、中長債基、偏債混合型基金的重要投資標的。”
在黃文濤看來,伴隨同業存單的巨量到期,貨幣基金可以配置的同業存單有所減少,繼而要尋找其他債券及同業存放等產品進行替代。考慮到同業存單具備信用高、收益率高的特點,投資品的替代選擇或對收益率產生一定的邊際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