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Industry information
Industry information
目前,我國產業金融是一門全新的學科,主要研究產業與金融的相互融合、互動發展、共創價值。產融結合,產業為本、金融為用,產融一體化是大勢所趨。發展產業金融,將為產業經濟的發展提供強大動力。
以滿足生產者融資需求為主要功能的金融體系稱為產業金融。產業金融是一個系統工程,其商業模式包括三個組成部分:第一,產業金融是一個產業發展的金融整體解決方案;第二,產業金融的基本原理為4個資本化,即資源資本化、資產資本化、知識產權資本化、未來價值資本化;第三,產業金融的實現路徑有三個階段,即前期的資金融通、中期的資源整合和后期的價值增值。產業金融就是利用金融為產業服務,產業是根本,金融是工具,利潤是目的。
我國發展產業金融前景廣闊。隨著現代產業的發展,金融與產業的融合顯得越來越重要。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進一步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健全促進宏觀經濟穩定,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現代金融體系;牢牢把握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本質要求,大幅提升金融業配置資源和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尤其是在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產業轉移、新興產業發展方面,產業金融更加凸顯其功能與目標。
一是推動產業轉型。何謂產業轉型?從宏觀角度來看,產業轉型是一個綜合性的過程,包括產業在結構、組織和技術等多方面的轉型。從微觀角度來看,產業轉型是指一個行業內資源存量在產業間的再配置,也就是將資本、勞動力等生產要素從衰退產業向新興產業轉移的過程。例如,近年來,北京、上海、沈陽等地,當地政府把一些落后的紡織、森工、機械制造等工業企業關閉,把廠房改造為經濟型酒店或者發展工業旅游,轉型為現代服務業。
二是推動產業升級。何謂產業升級?主要是指產業結構的改善和產業素質與效率的提高。產業升級必須依靠技術進步和金融支持。例如,農業大省山東、河南、安徽、湖南的一些農產品加工企業,20年前做糧食、奶制品等農產品的初加工,面向國內銷售;而近10年來,在國家產業政策等支持下,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面向全球銷售,獲取高額附加值。
三是推動產業轉移。產業轉移是指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發達地區的部分企業順應區域比較優勢的變化,通過跨區域直接投資,把部分產業的生產轉移到發展中地區進行,從而在產業空間分布上表現出該產業由發達地區向發展中地區轉移的現象。產業轉移包括國際產業轉移和國內產業轉移。就國內產業轉移來說,目前主要是東部沿海地區的產業向中西部地區轉移,如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環渤海地區的一些產業向中西部地區梯度轉移;各地在國家和地方產業政策、財稅政策、金融政策支持下,有選擇地對接產業轉移項目。
四是推動新興產業發展。產業金融不只是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產業轉移,還要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積極推動高新技術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先進制造業、現代農業等健康發展,推動服務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發展壯大,使經濟發展更多地依靠現代服務業和高新技術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帶動;推動文化產業、旅游產業快速發展,提高文化軟實力,條件優越的地區發展全域旅游,到2020年使文化產業、旅游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通過以上措施,構建現代產業金融新體系,形成以現代農業為基礎、新型工業與信息產業為主導、高新技術產業與戰略性新興產業為先導、基礎產業為支撐、現代服務業等全面發展的產業新格局。
產業金融與產業經濟的良性互動發展,將有力地促進我國經濟轉型升級和提質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