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Industry information
Industry information
“一年少付1700萬元利息,真是救心丸!”今年4月底,浙江義烏夢娜集團董事長宗谷音坐在記者面前時,絲毫沒有掩飾自己的感激之情。
這句話背后,是一個“頭雁”引領利率下行以及監管搭臺救助困難企業的故事,也是金融幫扶民營和小微企業大潮中的一個縮影。
近日,上證報記者跟隨銀保監會調研了江蘇、浙江、福建3省6城的近50家銀行和中小微企業,發現正規銀行軍團發放的貸款利率確實出現明顯下降。這一情況,也從最近官方公布的全局數據中得到印證:一季度新發放的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利率為6.87%,比2018年全年該項利率低0.52個百分點。
但是,剖開表面數據看內里的細枝末節,三對關系尤其值得關注:大行與小行、行政與市場、收益與風險。它們的博弈結果也關乎未來,即為民營和小微企業貸款能否建立商業可持續的長效機制。
商業銀行的經營者們普遍在上一輪支持小微金融業務上吃過虧。這一輪,“雁群”能否在“頭雁”的帶領下逆風飛翔,拉動小微企業渡過難關,同時又不折了自己的雙翅?一切的一切,考驗著監管部門和商業銀行的智慧,上述3省摸索的經驗亦值得總結。
“頭雁”振翅“群雁”追隨正規軍利率下行
夢娜集團是襪業界的明星企業,但是在明星代言、銷量可觀的光鮮外表下,受經濟下行壓力和擔保鏈風險影響,數年前該公司也曾陷入過流動性緊張的泥潭。
在當地政府和銀保監部門專門協調召開的一次會議中,相關債權銀行共同協商確定的一項重要內容就是利率優惠——三家國有銀行提供基準利率;股份制上浮不超過20%;地方銀行上浮不超過30%。
中行義烏分行率先對該公司4.2億元的貸款實施基準利率。農行義烏分行曾先后十多次向上級行匯報,爭取在擔保方式和利率方面給予優惠政策。最終,通過實行基準利率,降低了企業近3000萬元的融資成本。
目前,夢娜集團風險化解和幫扶工作基本取得了預期成效,主業仍健康發展,年銷售收入和經營利潤保持平穩增長,員工總數基本穩定,這才有了本文開頭的那一幕。
夢娜集團的例子,生動地闡述了“頭雁”帶動下的貸款利率下行。“是幾個國有大行在引領資金利率的下行空間。”臨海農商行副行長洪權表示。銀保監會副主席祝樹民近日公布的整體數據也支撐了這一結論——五家大型銀行一季度新發放的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利率是4.76%,較去年四季度下降0.13個百分點。
確實,隨著增量30%和降價1%的要求逐漸壓實到各地分行,大行成為顯著影響信貸市場供需和價格的參與者。為響應“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的工作要求,工行臺州分行在前期利率較低的基礎上再次降低小微貸款利率,截至3月末,相關貸款平均利率已經低至4.6%。
在大行的帶動下,中小銀行也已經行動起來。興業銀行泉州分行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該行新發放的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利率6.13%,較去年同期下降0.72個百分點。
正規軍擴量降價,也在一定程度上把“野生軍團”擠出了融資圈。臺州市道味餐飲董事長何杭臨告訴記者:“以前用過民間借貸,一分半到兩分的利息,現在在銀行貸款很方便,而且利率只有5厘到7厘。所以,我們現在不愿意去民間借貸了,也不需要從民間借貸。”
大行VS小行:中小行臨壓不懼錯位競爭
銀行業群策群力支持民營和小微企業的同時,在銀行業的閉環生態圈內,競爭的暗潮也在涌動。面對大行的大舉投入、壓降利率,本身就沒有資金成本優勢和技術優勢的中小銀行,不是沒有壓力。
“擠出效應”已經出現。華夏銀行常州分行行長鮑蕾發現,截至今年3月末,原有的3家大型民企客戶從華夏銀行的貸款額已合計減少1.5億元。
跟隨式降價是壓力之下自然而然的選擇。椒江農商行行長陳小兵說,受大行增加對小微企業貸款的影響,他所在的機構接下來還要降低利率,以應對市場競爭。臨海農商行董事長王曄瑋也感受到在農村金融市場“多方受敵”,作為應對之舉,該行計劃在未來進一步降低利率。
但是降價并非中小銀行唯一的應對之策。“單純依靠價格不行。”陳小兵指出。臺州銀行市場總監王偉文也拋出一個問題:“利率越便宜越好,還是越合理越好?”
在多位銀行人士看來,正規金融機構的貸款定價已經不貴了,所以多數中小銀行并不愿意和大行打“價格戰”,至少不是單純地做低價格。即使是那些決定進一步壓低利率的銀行,也絕不會只著眼于此。
“小而美”的機構更多地愿意結合自身優勢,下沉客群、創新產品、優化服務,與大行形成錯位發展。“我們要做小做實,做大行不想做的企業;往下沉,往真正的民營、小微企業沉。”陳小兵說。鮑蕾則透露,盡管大客戶被分流,但她所在的分行今年新增了80多戶小微客戶,這讓她有信心開拓“新耕地”。
泰隆銀行行長王官明認為,面向不同的目標群體,大中小銀行力推差異化的產品并使用不同的利率定價機制,這樣一來,基本就能覆蓋臺州各類小微企業和小小微企業。
“抵押貸款打不過大行,人家放抵押,我就放信用,這樣還能獲得一定的溢價。”王偉文說。浙商銀行常州分行行長張澤毅也指出,做抵押貸款是銀行間的同質化競爭,中小銀行在利率上比不過大行,但可以利用一些創新產品來做。
臨海農商行推出了企業循環貸,打出的口號就是“一次授信,循環使用,隨借隨還”,正中小微企業的心意。其實企業循環貸的利率并不低,信用類貸款月利率達0.783%,但企業通過在不用貸時還款,可以減少計息天數,從而降低綜合成本。在洪權看來,這款產品很像企業的備用錢包,給出總體授信額度后,企業可以隨借隨還。
“利率低不是客戶考慮的唯一因素。”民生銀行深圳分行行長吳新軍認為,對小微企業而言,一是要快;二是要根據其經營需要,給出合理的融資額度。銀行要保證給企業的錢夠用但不過度,否則企業會拿多余的資金去做別的事,因為這部分資金企業也需要承擔利息成本。
與此同時,“不是所有小微客戶都需要銀行貸款,有相當多的客戶需要的是金融服務。”民生銀行副行長林云山透露說,在民生銀行800萬小微客戶中,有授信往來的僅有100萬戶左右。他認為,小微金融服務不能僅盯著貸款,還要為小微企業提供結算、財富管理等綜合金融服務。
行政之手VS市場選擇:一盤棋下堅持市場原則
在這個逐漸被攪熱的市場里,還存在著一個疑慮:銀行當前支持民營和小微企業的行為,在多大程度上遵循市場化原則,又是否蒙上了行政指導的色彩?以小見大,從救助夢娜集團的案例中可以看出,在行政一盤棋的指導下,市場化是銀行遵循的根本原則,監管部門也在注意走好這根平衡木。
金華銀保監分局黨委委員徐佶介紹說,有15家銀行為夢娜集團提供融資,但此前各家銀行執行不同的貸款政策、擔保條件。針對這種情況,浙江銀保監系統組織協調,通過債委會平臺和聯合會商機制發揮作用,主要措施包括:穩定授信,不壓貸、不抽貸、不斷貸,優惠利率,盡量做分期貸款或者年審制,推行無還本續貸等,防止企業因資金周轉困難而抬高成本。
“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政府牽頭,監管部門指導,不然15家銀行怎么坐到一起?國有銀行從總行到下面有一條線,基本遵從國家政策,但是其他銀行不一定。大家能夠走到一起,必須有牽頭部門。”農行義烏分行行長陳湘文表示。
這種政府和監管部門深度介入的機制是否不夠市場化?徐佶表示,對于這種暫時遇困的企業,銀行給予利率優惠等幫扶措施,把風險企業變成正常企業,銀行通過部分讓利避免本金損失,從長遠看,反而是更具可持續性的。
而且,從程序上看,聯合會商機制的“篩選”環節,完全遵循了市場化原則。據記者了解,一方面,納入聯合會商幫扶范圍的企業清單,由銀行先行梳理,銀行判定值得幫助的企業才會被列入;另一方面,決議的形成需要聯合會商機制中的全體銀行投票,三分之二以上的銀行同意才算通過。中行義烏分行行長鄭勉透露說,此前有決議因未獲足夠投票數而被否決的。
“作為監管部門,我們不會強制增加授信額度。”徐佶強調,政府和監管部門僅搭建撮合和協調的平臺,最終的風險由銀行把握。
收益VS風險:對精細化經營提更高要求
眾所周知,小微企業不良率偏高,而上一輪小微金融熱潮過后的風險暴露,也時刻提醒著商業銀行,再次進場要審慎。“我們經歷過2009年到2012年小微金融的大發展,也經歷了小微不良貸款造成的困擾。”鮑蕾說,截至目前,她所在機構的小微貸款不良已經從高位回落。
風險不低,貸款利率還有下降趨勢,商業銀行如何確保收益覆蓋成本?銀保監會普惠金融部主任李均鋒近日指出,按照“保本微利”、商業可持續的原則來測算,如果不良率控制在3%以下,小微企業貸款的利率盈虧平衡點應該是在5%-5.7%。
一些中小銀行管理層人士認為,要通過精細化管理和高質量發展,尋找“讓利”空間,保證經營可持續。從蘇浙閩三省銀行業的實踐看,常見的做法包括:完善內部精細化管理,優化流程以降低成本;通過科技手段提升風控能力,破解信息不對稱難題;尋求差異化定位,采取不同的利率定價機制;發揮行業協力,綜合運用聯合授信機制、銀團貸款等方式;以及妙用地方政府的擔保機制,分擔金融機構風險等。
“我們反思了過去做小微業務過程中管理上出現的一些問題。”鮑蕾說,現在華夏銀行設立了專項處置資金,加大對小微貸款不良的處置力度,總行也給予了優化盡職免責和不良考核機制等利好政策。
近幾年大數據技術的發展,也為小微金融服務助了一把力。蘇州綜合金融服務平臺就是依托政府的海量數據,讓銀行可以更便捷地分析企業信息,進而提高風控能力。
目前來看,此輪小微業務的資產質量總體可控,記者走訪的多家銀行的新增小微貸款不良率不超過1%。當然,未來其能否經受三年一輪的周期檢驗,依然有待時間來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