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Industry information
Industry information
2019年春節后,房地產企業又迎來一波發債潮,大有“井噴”之勢。包括碧桂園、中國恒大、中國奧園、融創中國、融信中國、正榮地產、禹洲地產、綠城中國、世茂房地產等數十家房企密集發債。
Wind數據顯示,截至到2月18日,2019年以來房企境內外發債規模已達1546.45億元(國內816.51億元,海外729.94億元),超過2018年同期規模。其中,已公告發行的地產債數量98只,計劃發行規模816.51億元,分別比去年增加108.51%、86.63%。
另一方面,近期房企的融資成本依然高昂,個別房企新發行的美元票據利率甚至超過了10%。禹洲地產財務總監兼公司秘書黃展鴻對經濟觀察報表示,目前房企的融資成本遠比2017年和2018年初的時候要高。
58安居客房產研究院首席分析師張波則對經濟觀察報表示,短期的融資高峰并不代表對房企融資監管的放松,公司債獲批增長的確會緩解部分房企的短期資金壓力,但從國家對于房企資金的監管來看,并未出現松動的明顯信號,在大概率上依然會維持對于房地產行業資金的嚴監管。
高成本
2019年以來,房企雖然密集融資,但普遍成本較高。2月19日,融信中國公告稱,擬發行2.07億美元優先票據,票面利率11.25%,票據將于2021年到期。另一家閩系房企正榮地產近期融資頻次也很高,且均保持較高的融資成本。
2月20日,正榮地產發布公告稱,2.3億美元2021年到期的優先票據于香港聯合交易所發行上市,年利率為9.8%;1月16日,正榮地產公告稱,額外發行1.5億美元2020年到期的優先票據,年利率10.5%。
禹洲地產2019年以來已經進行了三筆融資,其中兩筆美元優先票據的利率分別為8.5%和8.625%。
一些規模相對較小的房企在境外發債的成本則相對更高,1月9日當代置業發行的境外優先票據,利率達到了15.5%。同策研究院數據顯示,1月房企發行了11筆中期票據,其中10筆是美元中期票據,合計37.5億美元,折合人民幣251.7億元人民幣,除了當代置業外,其余債務利率均在7.13%-9.125%之間。
克而瑞報告指出,目前房企融資成本依然處于高位,1月房企平均發債成本為6.98%,環比下降0.17個百分點。境外債融資成本達到了7.86%,環比增加了0.32個百分點,使得整體的融資成本依然處于最近幾年來的較高水平,企業融資成本壓力仍在。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一批即將到期的債券,無論是選擇回售還是延期,均面臨成本上漲的情況。在融資難的背景下,房企往往會選擇主動上調利率,目的是為了吸引投資者繼續持有債券。“幾年前的債和現在的利率水平相差比較大,現在快到期了,原先的投資者肯定不會接受原來的利率,自然而然就調整了。不上調的話,就要準備現金去回購,而且現在發行公司債的成功幾率比以前低,發行的利率也許會更高。”一位大型房企匿名人士對經濟觀察報分析說。
例如,2月15日,福建陽光集團有限公司宣布,現有美元債券FJYango6.8504/05/20的票息將由當前的6.85%上調至12.0%,2019年4月5日起生效。這意味著這筆債務的成本接近翻倍。
據悉,該筆3年期債券發行于2017年4月5日,根據規定,債券持有人有權選擇在2019年4月5日將債券回售給發行人。今年新發行債券利息往往高于2017年的債券利息,發行人行使回售權的幾率很高。因此,發行人主動大幅上調票息,意在鼓勵投資者放棄行使回售選擇權。
大規模
雖然成本高昂,但2019年初開發商融資還是迎來了一個小高峰。克而瑞數據顯示,1月房企境內外發債總量大幅增加,達到了1095.79億元,環比上升91.8%。創下2018年以來融資歷史新高。
其中,境外債發行占比為67.6%,發行規模為740.4億元,環比增加了141.9%,主要是中國恒大、碧桂園和禹洲地產等企業均發行了大額境外優先票據。尤其是中國恒大單月就發行了約合201.5億元的境外優先票據。
2月份以來,房企境外融資更加密集,僅在2月19日,融信、佳兆業、龍光、華潤、華夏幸福等房企均宣布發行境外債券。張波表示,主要有兩方面因素在推動,外因是融資環境逐步轉好,內因是房企具有強烈的融資需求。
從用途來看,近期房企發行的債券多數用于償還舊債。一位中型房企財務總監對經濟觀察報表示,目前房企獲批的公司債用途也只能用于“借新還舊”。
1月底,綠城中國發布公告,將發行4億美元三年期不可贖回優先永續票據,初始分派率為8.125%,這筆債務主要用于償還綠城中國現有債務及補充公司日常運營。
雖然房企融資規模持續走高,但也有部分房企的融資受到了限制。據不完全統計,最近1個月,包括濱江、寶龍、紅星美凱龍在內的7單房企ABS被中止。
同策咨詢研究中心總監張宏偉對經濟觀察報表示,2019年以來房企融資只是階段性開閘,目前的融資規模相當于2018年上半年同期水平,但并不能認定這是地產融資環境的整體放松,“今年依然會延續去年緊縮的融資環境,尤其是前三季度。”
“房企融資整體難言樂觀,相比2018年融資難度,2019年融資會呈現適度定向式放松,但這并不代表房企在2019年融資無虞。”張波分析說。
償債高峰
近期房企密集融資的背后,是逐漸加大的償債壓力。多位受訪人士對經濟觀察報表示,2019年是房企償債高峰期之一,多數房企面臨較大的債務壓力。
Wind數據顯示,未來五年房企海內外合計債務到期規模達2.93萬億元,其中2019年到期債務為6178億元。從2019年開始,未來五年房企國內債券到期規模達2.14萬億元。其中2019年、2020年償還規模分別達4648.80億元、4430.66億元,2021年債務規模更是達到7155.06億元。計入短期債券后,上述數字還將更高。
海外債方面,根據Wind數據,2019年房企海外債到期規模將達225.80億美元(折合人民幣1529.66億元),歷史首次突破200億美元關口。
根據58安居客房產研究院跟蹤監測,2019年房地產境內外債券還款總額相當于2018年兩倍多。張波指出,在此背景下,房企生存壓力持續增加,在融資側有針對性、有重點地適度調整,可以有效避免行業出現大規模危機。
事實上,在債券到期高峰期即將到來之際,自2018年底開始,已有個別小房企出現債券違約現象。2018年12月24日,銀億股份發布公告稱,公司因短期內資金周轉困難,未能按時足額支付“15銀億01”2018年已登記回售債券的本金約2.99億元,發生實質性違約。
2019年,中小房企要面對更大的生存壓力。恒大研究院的最新報告指出,龍頭房企杠桿水平最低、短期償債能力好且債務結構合理,發生風險可能性最小,而小房企杠桿水平最高,短期償債壓力最大且高度依賴短期債務,財務穩健性最弱。
“整體而言,健康穩健的企業的融資渠道還是暢通的。”黃展鴻說。